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3年第22期
编号:13147126
医学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探索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3年11月15日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2013年第22期
     3 在病理生理学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专业课教学的职业道德教育

    3.1 紧扣病理生理学专业知识讲授讨论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原则

    病理生理学是临床课程的基础课程,其许多内容和临床诊疗密切相关,也涉及医学伦理道德,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专业知识对医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。

    疾病概论介绍健康与疾病的概念,病因,疾病发生规律,疾病的转归包括康复和死亡。在讲述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时,结合社会和医学的发展对健康标准的影响, 与学生探讨医学模式和医务工作者的职能定位。在介绍死亡的定义和判断标准的变迁时,与学生讨论“植物人” 与“脑死亡” 的区别,及“安乐死”的合理性与合法性。这既让医学生充分认识“植物人”与脑死亡的区别,也让他们充分认识“敬畏生命”的伦理思想。法国医学家、哲学家阿尔贝特·施韦泽在《敬畏生命》中阐明了敬畏生命伦理学:“善是保存生命,促进生命,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。恶则是毁灭生命,伤害生命,压制生命的发展。这是必然的、普遍的、绝对的伦理学原则”。它的核心思想是敬畏一切生命,否认高级和低级、富有价值和缺少价值的生命之间的区分[4]。医生只有树立了敬畏生命的观念,才能不记个人得失挽救患者生命,才能在面临医学上难题时,做出符合患者的最大利益的正确决定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864 字符